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历史的细节细节构成历史,解读文献中的细节能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过去。
材料一 当时美国公使首席秘书恰好轮到担任东交民巷的警长。他觉得没什么理由阻止学生前进,因为他们没有武装,秩序井然,除了递交信件以外没有其他要求。
——摘自1919年5月10日《字林西报周刊》
材料二 大家(学生)决定先找日本帝国主义算账,他们从东交民巷西口进去,首先就遭到美帝国主义的阻拦。
——摘自华岗《五四运动史》
材料三 5月5日(应为4日)一群学生在使馆门口内出现,宣称要见我。那天我正好去门头沟寺庙旅行,所以没有见到他们。后来事实证明,他们的旅行示威是创造历史的广泛的学生运动的第一部。
——摘自时任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回忆录
(1)材料一所指东交民巷作为使馆区,是在中国近代哪个条约中规定的?
(2)比较材料一、二记述的内容,指出它们观点上的分歧,并说明原因。
(3)为什么说材料三不足以消除上述分歧?你认为该怎样澄清事实?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02 11:4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