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当日,日军进攻英军占领的香港。为策应进军香港的日军,日军向第九战区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会战中,中国军队依靠坚固的工事顽强防御,始终控制着战场主动权。而日军却狂妄地认为可以速战速决,南下强攻长沙,连攻4天没有成功。日军伤亡惨重、补给耗尽,被迫仓皇撤退。最终,日军不仅没有消灭第九战区主力,反而伤亡2万余人。此战让日军高层意识到中国军队顽强的抗战意志和实力。同时,深感兵力不足,之后两年内再也没有敢于进攻第九战区。此战后,马歇尔向罗斯福总统谏言:现在东南亚、南亚、太平洋上的盟军都被日本打得溃不成军,中国却在长沙打了个大胜仗,歼灭日军数万之众。中国战场牵制日军一半以上兵力。如果中国单独和日本媾和,在华百万日军主力将加入这些战场,盟军将会极为不利。所以,应该大量援助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罗斯福接受了马歇尔的建议,宣布援助国民政府5亿美元物资,建立“中印缅战区,并任命蒋中正为最高统帅。不久,盟国还宣布废除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取消租界等。

——摘编自中国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长沙会战前中国战场和亚太战场的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军事意义和政治意。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03 05:2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