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 宗泽亚《明治维新的国度》
材料三 “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各阶层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战后签订的中英不平等条约中哪一内容使我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2)材料二中的“日清战争”指近代史上哪次侵华战争?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3)面对民族耻辱,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列举两个与材料三中诗句一致的典型事件。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4)请你为上述材料拟一个恰当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