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条约签订的场景?
⑵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⑶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
⑷两个个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10-28 10:04: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