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综合题
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一百多年前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某校学生模拟对战争罪犯进行一次缺席审判。假如你是这次审判的律师,根据提示完成开庭前的准备。
【确定本案罪犯】
( 1 )主犯:_______;从犯:_______。
【分析作案动机】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把商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 2 )根据材料找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主要作案时间】
( 3 )作案时间:_____年至______年,(俄国是在_____________前后)
【找出作案手段】
( 4 )作案手段:英法___________ 、劫掠、签约。俄国:__________、恐吓、签约。
【主要犯罪事实】
( 5 )英法:___________ ;俄国:_________ 。
【寻找主要证据】
( 6 )请将下列证据分类:
①圆明园焚毁前后的照片。
②联军中的所有人,虽然学历、年龄与思想各不相同,所得出的印象却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可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人们都震惊了,都说法国所有的皇家域堡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
—法国海军上尉帕吕《远征中国纪行》
③《瑷珲条约》、《改订条约》照片。
④流失在国外的曾在圆明园存放的文物。
⑤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当年英国《泰晤士报》随军记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1-24 10:02: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