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据材料中体现出的评价方法,任选下列表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价。(要求:观点清晰,史论结合)
事件
| 观点
|
美国1787年宪法
| 没有真正体现天赋人权的精神,具有妥协性和虚伪性
|
辛亥革命
|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
戊戌变法
|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