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以来,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不断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年前(1894年)郑观应还只能把他的书名称作《盛世危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
——金冲及《20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辛亥革命爆发。武昌首先爆发起义,汉口、汉阳的新军随之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随后,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土崩瓦解。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在中国上空。百年后的今天,国家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来纪念这一伟大的革命。
材料三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
| 外交大事
|
1917年
| 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
1918年
| 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
1919年
| 参加巴黎和会,中国收回利权的要求遭拒绝
|
材料四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 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中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联系材料二,简述我们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北洋政府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其“要求遭拒绝”在中国社会引起了什么反响?
(4)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5)材料五中所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为什么说***的成立是由“谷底”到“上升”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