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64年,李鸿章强调“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法,必须……废弃弓箭,专精火器”,主张“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然后水陆可恃”。
材料二 据英人傅兰雅记载,从1871—1880年的10年间,仅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的西书就有98种、235种、译成未利之书45种,140余种,尚有13种未全部译完,其数量远超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翻译西书之总和。
材料三 光绪初年,唐廷枢受李鸿幸委派,创办开平煤矿,不料建成投产后,就有人参奏,扬言煤矿临近遵化“陵寝重地”,在此采煤,有碍黄陵风水,奏请封矿。
(1)根据材料一,“今昔情势不同”的表现有哪些?指出李鸿章主张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给中国带来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05 11:1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