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从古至今,无数的中国人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为国家富强前赴后维、上下求索。

材料一: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县。1872年,詹天佑报考我国首批幼童出洋预习班,同年赴美国留学。1905到1909年,他设计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条工程险峻的千线铁路——京张铁路。中国要修筑这样一条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外国人讽制说建造这条铁路的工程师恐怕还来出世。但詹天佑勇敢地担当起总工程师的艰巨任务,他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北京档案》2013年第10期,北京市昌平区档案馆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私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能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2017年12月第1版)

问题一:根据材料一的文字和图片信息判断,詹天佑参加的幼童留学班创办于近代中国的哪次探索运动中?材料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20世纪70年我国为解决吃饭问题和粮食问题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措施?两则材料反映了中国的建设者们具备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问题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20 10:0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