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冯俊新《尊重历史面向未来——为“抗战历史”正名》
材料二 中国战场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数简表(节选)时间 | 日军陆军师总数 | 日军在中国师数 | |
合计 | 百分比 | ||
1937年7月 | 17 | 4 | 24% |
1939年冬 | 41 | 34 | 83% |
1942年冬 | 58 | 37 | 64% |
1945年8月 | 168 | 57 | 34% |
——摘编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五卷)
材料三 从欧洲战场的军事作战来看,中国多年的艰苦抗战,不仅消耗日军实力,还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阻滞了日本与欧洲战场德意法西斯的联结,从而延缓了整个法西斯集团扩大战争的步伐。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不断催促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目的是配合德军合力夹击苏联,使苏联处于东西两面作战的危险境地。斯大林对苏联的处境十分清楚,要求中共要拖住日本,中共根据当时的形势,制订了战略配合苏军作战的原则。这一时期,经过几次会战,日军损失惨重,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日本对帮助德国出兵苏联无能为力,对此状况日本政府很明白,不得已改变其计划,决定“暂不介人德苏战争”,而“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8)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减缓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压力,对苏军最后的战略反攻,直至苏军出境作战,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摘自戴燕《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据材料一,指出“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什么时间?历程分几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