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
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
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
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
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1911年
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3年以后
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
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
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概括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中和孙中山有关的历史巨变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

——《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最亲密的合作者”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材料四2015年是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3月12日,南京各界人士拜谒中山陵(下图),同日,台湾拍摄的纪录片《永不放弃——孙中山北上与逝世》在台北发布。该片旨在发扬孙中山先生永不放弃的精神,号召大家继续团结奋斗,促进两岸和谐。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在当今形势下,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19 10:35: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