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善于钻研的人),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天国时期的农民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替皇帝解除外患)。

——曾国藩

材料二:自强运动(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如果没有这一步的话,后面的改革就很难。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管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
图一严复
 
(1)据材料一,说说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举一例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企业。
(2)依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三中“要其大成,在变管制”反映了梁启超的什么主张?为实现这一主张,梁启超与康有为领导了哪一政治运动?图一中的人物译述的哪一部著作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
(4)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二对应运动失败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两场运动留下的教训。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30 07:52: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