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洋务军事企业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洋务运动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为此,接下来进行了哪一领域的探索?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2 08:44: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