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局,开矿物,可谓之变事矣,未可谓之变政;改官制,变选举,可谓之变政矣,未可谓之变法。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卷七按语

材料二:实业在农工商,在大农大工大商。

——张謇《张季子九录》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有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他进行的“变”指的是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教材指出张謇选择的救国道路是什么?他和康有为救国的道路不同但目的相同,请分析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最终都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教材指出“走相反的道路”的实践是指什么?
(4)从上述材料和分析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03 07:00: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