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逐步开展,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堂等近代学堂出现,留学之风气开始盛行。19世纪70年代后,部分改良人士、雏新派代表甚至一些知名的欧美传教士,纷纷以著文、上书等形式建议清政府仿效西方建立学校制度,并提出不尽相同的学制方案。1902年,张白熙被任命为官学大臣,负责制定学制章程,他把学制主系列分为三段七级,学堂课程主要为人伦道德、中国文学、地理外国文、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图画、体操。在学制主系列学堂外,兴办农工业、艺徒、警察监狱、邮电铁路、矿物、武备等专科学堂。这种重视实践与专业课的结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教育大有裨益。
——摘编自孙培育《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19世纪之后,德国连步广泛建立起由大学到小学的公立学校系统。政府对于初等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十分重视。学校设备必须包括:低年级要用的字母表、算盘、足子和黑板、一张德国地图等。在语法班还需要化学和哲学设备。1830年之后,初等学校中将阅读和书写分开教学,实行整体教学。1872年帝国颁布《普鲁士国民学校和中间学校的一般规定》以促进国民学校的发展。与此同时,德国注重义务教育,19世纪末,德国义务教育从6岁到14岁结束。忽视义务教育的父母将接受罚款。
——摘编自张颖《工业化时期德国女子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教育改革与中国教育改革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4-06 11:0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