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内容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战争结束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賠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

——袁伟时《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慈禧太后对八国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出自哪一条约?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2)材料二是中国近代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写出这一不平等条约的名称,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情景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此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近代中国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1 11:57: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