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开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领导革命,走向共和)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历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又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摘自人民网

(黑暗的统治)
材料四: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掘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五.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辛亥革命怎样的历史功绩?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四反应的是孙中山的哪一次革命活动?
(4)结合材料五,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1-13 02:44: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