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说:“今之言革命民主者,糜烂四万万之人,大战数十百年,而必不能成革命,必不能保中国”。且一旦施行革命,则容易招致外国列强的武装干预,将会使国家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康有为认为:“民主者,天下公理也。能爱民变法,天下莫如皇上;若举民主,莫如皇上也……”
材料二 1894年10月,孙中山创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民主革命主张。以后的旅欧期间,他细心钻研西方各国政治经济等书籍,认识到“非革命不能救中国”。1897年秋,孙中山赴日本结交朝野人士,争取他们支持中国革命。从1906年至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他亲自参加战斗,各次起义均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
(1)读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中国不能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2)读材料二,孙中山先生为民主革命作了哪些努力?早期的民主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孙中山和康有为的救国思想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