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提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南通纱厂需要棉花,他创办了垦牧公司,并随即创设了农科大学;为了提高纱厂的棉纱质量与数量,创立了纺织学校;由于来南通旅学和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为防止疾病,又开办了医科大学。农科大学、纺织学校、医科大学三所学校合并后,演变为日后著名的南通学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人仿效西方民主政治形式,纷纷建党并竞相创办大学,以学校为基地,扩大影响,宣传并实现政纲与主张,培养建国人才。民国初年,大学及具有大学性质的法政专门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著名的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近代创办。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海南大学在创办与发展过程中,都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
(1)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创办大学教育的目的。他在南通发展实业的做法有何特色?
(2)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大学教育兴起的原因。写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3)综上所述,谈谈大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