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战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战国时代晚期,一个国家已是由君主与专业官吏治理,也已有了中央与地方的分层管理。秦始皇统一中国,将秦国已实行的制度施行于全国,汉承秦制,大体未改,但是经过三四代的逐渐改革,专业的文官构成统治机构的主体。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防止把某些权力逐渐集中于同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
——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
“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制政治。”
——《孙中山全集》第1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帝国政治制度的特征。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的目的或作用。
(3)结合材料三说明孙中山对“三权分立”学说是如何发展的。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2-16 01:17: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