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继位以后,对于如何健全政治体制,更好地发挥各级官僚机构的作用,与大臣们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太宗采纳了张玄素的建议,表示自己不能像隋文帝那样“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而是让“宰相筹划,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真正得以确立和完善,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三省制。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王室官员势力大减,逐渐向名誉性官职蜕化。内阁成员的人员几乎完全局限于政府要员的范围之内,像大法官、国务大臣、财政大臣等都是历届内阁的成员。一个新名称“政府”开始于内阁通用,且日益广泛流行开来。罗威尔把这一变化称之为过去200年内“文明世界所发生的行政机构的重大改革之一”。到安娜女王统治末期,英国内阁已不再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一个非法的、秘密的Cabal或Junto(注:意为政治集团),不再被认为是一个危害议会权力的机构。可以说,内阁作为国家机器中公认的一部分已被人们心照不宣地接受了。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调整政治体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行政体制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英两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13 08:02:2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