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古今中外,对海洋的重视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回顾历史,世界各国的发展与海洋的关系值得我们认真探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上篇初涉海洋】
材料一 东西方航海活动比较
项目
郑和
哥伦布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航海次数
7次
4次。
航海船只
大小船只200多艘
最少3艘,最多17艘
航行人数
约2.7﹣2.8万人
最少88人,最多1500人
航海目的
宣扬国威。
探险寻找新土地、黄金和宣扬基督教
 
(1)根据如表。对比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和历史意义?哥伦布的航海目的是什么?以哥伦布航海为代表的新航路开辟,与我国的郑和下西洋相比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
【中篇 有海免防】
材料二 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2)材料二中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中日之间的什么战争?出现这种“有海无防”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篇 走向海洋】
材料三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4年5月2日,中国海警2401、2102、2166船编队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中新网2014年5月2日电
(3)日本通过什么条约割占了钓鱼岛?钓鱼岛应在何时归还中国?
材料四 时下,面对夹杂有领土争端、资源开发、共同安全、权力角逐等复杂矛盾的南海问题,中国如不能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略清晰态度,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内外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多重矛盾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牵扯很大一部分外交精力。
﹣﹣﹣﹣新华网
(4)面对近期不断出现的南海争端,中国应坚持怎样的立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9-30 03:2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