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夫之指出:郡县之制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
材料四
松江府
|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
苏州府
|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桑蚕为业”
|
嘉兴府
|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
湖州府
|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五 “目前……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是小生产小私有者的生产关系,即所谓小农经济。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在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
2.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
3.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2)据材料一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
(3)阅读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4)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