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二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为了巩固统治,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王国事实上变成了和中央直接统辖的郡一样的政权。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贸易,与国计民生关系不大,因为输入的商品多为香料、珍宝等高档消费奢侈品。同时也助长了中国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固步自封以及夜郎自大,更加不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革新。明政府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强大与富有,贸易背后巨大的耗费给人民增添了巨大的负担,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
—— 人民网
材料四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管辖。清朝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现“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是指在地方制度上出现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汉承秦制”具体是指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什么政治制度?为了解决材料中出现的“尾大不掉”的现象,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三,分析郑和下西洋没有给中国发展带来机遇的原因有哪些?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为什么说清朝“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举一例清朝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5)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影响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