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古代中国一些超级工程的建设,不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创新精神,同时还承载着一段段厚重的历史。请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胡增《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绵延几千里的大运河刚刚开通),亡隋波浪九天来(隋朝灭亡的波浪已经滚滚而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游船还未停稳农民起义已四起),惆怅龙舟更不回(龙船再也回不去了只空留惆怅)。
材料二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都说是隋朝灭亡是因为这条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是到今天它还千里流淌不息)。
若无水殿龙舟事(若不是因为乘龙舟到江南游玩),共禹论功不较多(杨广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
(1)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评论的是同一工程和同一个人物。这是一项什么工程?又是哪一个人物?
(2)材料一中的胡增和材料二中的皮日休两位诗人,对这一工程的看法是否相同?请写出二位诗人的的看法。
材料三 (明)田艺蘅《塞下曲》
黑风卷沙平太行(狂风卷起沙尘弥漫整个太行山),辕门列戟飞秋霜(营门外战士的武器上布满秋霜)。
敲冰饮马万蹄裂(千军万马踏破河冰准备上战场),旄头白日寒无光(天色暗无光看不到高高的旗杆)。
胡笳叫屈角声死(号角声中勇冲锋不惜为国牺牲),短兵战过交河水(交河水边敌我短兵相接相厮杀)。
不恤身为塞下磷(哪怕战死成为长城脚下的一点磷火也在所不惜),孤光还照长城里(这点磷火即使再孤独也要发光照射在长城以里)。
(3)材料三的诗句描写了明军与敌人激战的壮烈场面,敌人是哪个民族?由此可以看出明朝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摘自(明)刘薄《赋得涿鹿(北京)送丘伯纯还姑苏》
三晋在西秦在东,北京正在天之中。
金楼玉殿仰头看,日月普照开鸿濛。
万国朝宗必经此,舁金载玉何匆匆。
(4)材料四中的北京城建筑以宫殿为主,其中一座最为雄伟壮丽的宫殿当时称作什么?1987年这座宫殿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请你说一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7-17 11:04: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