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是高中生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有关“西方政治文明”的一组探究材料:
探究主题一 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传唤
| 审判
| 求偿(债务赔偿)
| 家长权
| 继承及监护
| 所有权及占有
| 房屋及土地
| 私犯(侵犯他人)
| 公法
| 宗教法
| 前五表之补充
| 后五表之补充
|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1)上述材料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探究主题二 英国的制度创新
该表是在“英国的制度创新”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某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材料
| 结论
|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
|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
(2)有同学认为,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的史实并说明理由。
探究主题三 1787年宪法与辛亥革命
孙中山和华盛顿均是在中美两国由君主政体转变为共和政体的关键转折点上,被推上了历史舞台。然而,华盛顿取得了成功,美国后来居上,其成熟的宪政体系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相反,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却如昙花一现,很快夭折……为什么美国能成功建立共和制度,而中国却一再出现专制复辟?人们不禁要追问:同途何以异归?
——《天朝向左 世界向右》
(3)材料中美国“成熟的宪政体系”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孙中山创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昙花一现,很快夭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