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修建的道路和桥梁,同其他古代社会修建的道路一样,也刺激了经济的一体化:尽管最初建设时考虑的是军事用途,但是之后,这些路桥却成为内部商业交流的通衢。
公路连接了罗马帝国的各个部分。一条长 4800 公里的路与北非海岸线平行,许多支线一直延伸到南方,商人、士兵通过这些支线可以深入撒哈拉沙漠。在东部地中海地区, 罗马人也新建一些道路,方便了这一地区的旅游和贸易。
——摘编自《新全球史》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秦朝驰道和罗马帝国大道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与罗马帝国交通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 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 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延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2)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材料四:2006年,我国做出大运河申遗的决定。经过 8 个省市和 13 个部委的协调准备,2014 年 6 月 22 日,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申遗相关负责人姜师立表示“这次大运河申遗,其沿线人口占全国的 15%,沿线城市创造的 GDP 占了 25%……大运河是活态的文化遗产。”
——澎湃新闻 2017 年 7 月 12 日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有利条件及申遗成功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10-22 10:59: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