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融通·发展
材料一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入选理由是:“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着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1)假如你是一名文化宣传小大使,请从上面两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选择一项,依据所给材料,仿照珠算入选理由,从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价值等方面编写一段宣传稿。
材料二上海广方言馆是洋务运动中最早引入数学的新式学校,它在开馆之初就开设了算学课。《广方言馆课程十条》指出:“习算学,无论笔算、珠算,先从加减乘除开方入手,中学则熟习算经十书(中国古代十部数学著作总称),前贤代有著述皆可流览。西学则几何、重学、代数诸书”,规定了数学学习内容。《广方言馆算学课艺》是反映上海广方言馆数学教育的一部重要的算学著作。反映了其数学教育“中西结合,融会贯通”的显著特点,体现了西学传入中国之后,传统数学新的发展方向。总之,上海广方言馆不仅在培养外交等洋务人才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传播西学,普及数学教育,提高国人科学素养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易萍《清末上海广方言馆及其数学教育》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上海广方言馆数学教育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三

(3)观察材料三示意图,你能获取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带给你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