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帝从董仲舒请,罢黜百家,只立五经博士,为博士设立弟子员。额定五十人,一岁辄课,能通一经以上,得补吏。高第可以为郎中。自此渐渐有文学入仕一正途,士人政府由此造成。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宋真宗《励学篇》

材料三:朱棣敕令纂修《四书大全》、《五经大全》,颁行天下,以此作为士子习业的经典著作、…明统治者还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圆文化史》

请回答
(1)上述材料都提到的“五经”是哪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材料一中董仲舒之所请,对于后世有何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宋朝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来引导“重视读书”的社会风气?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在科举考试方面采取的什么举措?如何评价这一举措的作用?
(4)从上述材料看,学习“五经”对于历代“士子”而言有何共同作用?古代统治者倡导学习“五经”的共同意图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11 11:09: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