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唐、宋、元、明时期的对外开放”为主题,进行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进来。
任务一(搜集名言——品味名人见解)
材料一 我先发愿,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今何故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
——玄奘
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
是为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
(1)阅读以上名言说说,你最喜欢哪位名人的名言?请列举其主要事迹。从该名人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精神?
任务二(分析数据——寻找政策因素)
材料二 市舶收入直接上缴中央政府,其数量相当可观。据载,南宋绍兴末年泉州港的市舶收入,每年大约在百万缗上下,约占南宋政府年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二点五。
——摘编自《泉州史志》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当时的政府对海外贸易实行了什么政策?请简要说明。
任务三(图片对比——探究航海兴衰)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对比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简要说明影响明朝时期远洋航海兴衰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如今的对外开放应怎样做才能避免远洋航行遭废止那样的悲剧重演?
任务四(阅读材料探究数据差异)
材料四 当中国帆船和华商成为中国海外贸易主角后,其活动领域之广也远非前代可比。唐代初年宰相贾耽考订的“广州通夷道”,提及东亚和印度洋水域的29个海外国家和地区。成书于南宋后期的《诸蕃志》,记载了南海有53个国家和地区。元代前期成书的《大德南海志》,记录了与广州通商的海外国家和地区有143个。元代末年成书的《岛夷志略》,涉及的海外地名超过200个。
——摘编自《宋元时期国人的海外开拓事业》
(4)依据材料四,指出从唐朝至元朝,我国海上对外交往呈现的趋势。请写出促使这种趋势出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