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晚唐诗人皮日体在《汴河怀古》中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2)材料二列举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三项?请用任一发明说明培根的观点。
材料三 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延续最长、工程最为浩大的军事防御设施,是融军事工程、艺术与大自然于一体的建筑奇观,是真正的“大地艺术”,长城保护了边疆地区农牧民族长期有序交往,农牧民族在长期和平交往中彼此增进感情,消除隔阂,在思想文化、生活习俗上也互相融合,最终使辽阔北疆成为祖国牢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3)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据材料三,说明长城的功能。
(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