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活跃,与亚洲及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1)据材料说说唐朝与日本交往中影响最大的使者是谁?
材料二: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
(2)据材料二写出宋朝统治者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材料三: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持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的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中国和平友好形象。
(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它的远航带来哪些历史影响?
材料四: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4)材料四反映了清朝前期实行了哪项对外政策?
(5)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7-15 09:0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