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米自淮河以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材料四:(宋化)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摘自邓广铭等《宋史》

问题一: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开始于什么时期?完成于什么时期?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二中为鼓励海外贸易,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有哪些? (列举两个)
问题三:材料三图1纸币是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之一,写出该纸币的名称及最早出现的地区?图2与图3所反映的商业经营场所的分布有什么不同?
问题四:请从材料四中,摘抄一句话说明宋代城镇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城镇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11 07:44: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