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外交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奇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四: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回答,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他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4)材料四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8-16 10:43: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