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我们该怎样去应对?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9-16 05:48: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