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陈陶《陇西行》

材料二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过如此而已,并未能通览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老儒钱宰低声吟咏的小诗:“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明太祖很快得知此事。
材料四 雍正帝曾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未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售卖不易,必至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
(1)材料一中,唐太宗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柳宗元的诗描述了哪一史实?《陇西行》中的“胡”指的是哪一民族?列举一个唐朝时“贵主和亲”事例。
(2)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在政治制度上“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依据材料二归纳钱穆认为“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的主要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3)材料三中明太祖能够很快知道钱宰低声吟咏的小诗依靠的是哪一特务机构?明成祖又增设了哪一同类性质的机构?
(4)结合材料四,指出雍正帝采用怎样的对内政策?材料中统治者认为“工贾皆其未也”,这样的认识和做法给18世纪后的中国带来哪些消极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10 08:44: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