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历史知识的主要构成部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史上,没有哪段比贞观之治更令人振奋的了。那是前所未有的辉煌盛世,是同心同德的君臣关系、理智成熱的执政方针、人人胸怀天下的丰沛气概、莫以善小不为的主流价值观
——孟宪实讲唐史之治世
(1)据材料一,举例说明贞观时期“同心同德的君臣关系、理智成熟的执政方针”。
材料二 阅读下列大事年表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的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汉,被尊你为成吉思汗。
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听从汉换儒臣迷议,行“治国安民”方略,开言略、整吏治、重农桑。
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6年,元灭南宋。南宋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后来兵败被俘,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意义和元朝统一的意义。
(3)元的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为什么文天祥坚持抗元还值得敬佩?
材料三 宋朝开始,中国造船技术超越阿拉伯,居世界之冠,中国船舶主宰了远南亚的海上交通运输。明代郑和下西洋,其船队的规模、航程的遥远、历时的长久,都是前无古人。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不再发展航海技术。十九世纪欧洲人仗着坚船利炮纵横海上,不断入侵中国,而中国只有旧式船舶,毫无还击之力。
(4)材料三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联系所学,简析“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原因。
材料四 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农民战争迅速发展,其中以闯王高迎祥在领导的一支势力最大。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推为闯王。1640年,河南一带灾荒严重。李自成率起义军进入河南,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状况,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均田免粮”反映了贫苦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和减免赋税的迫切愿望,得到人民的拥护,起义军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1644年,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攻进北京城,推翻明朝的统治。
(5)“均田免粮”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写出你对这一口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