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捻(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乾隆时已经是“人民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

——《明清城镇经济的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一所述的“天下大捻”?
(2)请你举出两个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这句话的?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17 08:45: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