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
材料一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温家宝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中国政府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发达国家必须率先大幅量化减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政府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是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改进减排信息的披露方式,增加透明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主张的理论依据。(11分)
材料二中国当前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一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10000吨
年度
| 产量
| 年度总需求
| 需求结构
|
饲料消费
| 食用消费
| 工业加工
| 其他
|
2001
| 10600
| 11813
| 8380
| 771
| 1180
| 1482
|
2002
| 11136
| 12410
| 8327
| 737
| 1380
| 1966
|
2003
| 12130
| 13789
| 9020
| 828
| 1450
| 2500
|
2004
| 11400
| 13077
| 9156
| 792
| 1540
| 1589
|
2005
| 12160
| 13181
| 9360
| 820
| 1730
| 1271
|
2006
| 13000
| 13400
| 10000
| —
| —
| 600
|
(2)根据表一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