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产能严重过剩且久治不愈,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当地财政收入、经济增长等因素,采取低于市场价供地、违规给予财政补贴、降低环保要求等手段招商引资;有些地方政府顾虑企业破产、职工失业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对那些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的“僵尸企业”持续“输血”,回避破产清算。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完成“扎实有效去产能”的任务。材料二过去两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一条主线是“供给侧改革”,包括行政去产能和环保巡查下的各种停产限产措施,加上其他原因,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困境。近日,一篇自称“资深金融人士”的网文称,“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理由是“私营经济”即非公有制经济“是没有纪律的,是没有深谋远虑的,是不足以面对日趋严峻的国际竞争的”。2018-09-12《经济日报》回应批“私营经济离场论”:蛊惑人心的奇葩论调。
(2)试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批驳这一“资深金融人士”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