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清单”,是一种国际通行语言。各国清单内规定了哪些领城外商不得进入,清单之外则不得对外商投资准入进行任何限制。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揭牌当晚,中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3年)》揭开面纱。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列明了190条外商投资特别管理措施。在短短的5年中,自贸区的负面清单不断做“减法”,已经实现了全面“瘦身”。到2018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的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措施减少至45条,不到原来的四分之一。负面清单“瘦身”后是正面效应的不断涌现。截至2018年6月,上海自贸区挂牌后共新设外商投资企业8696个,合同外资1102.4亿美元。若以占地面积计,上海自贸区每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便吸引了上亿美元的外责。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对负面清单进行全面“瘦身”的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