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材料一:中国有两句名言“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邓小平从18岁在法国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起,就打定主意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祖国人民。他的一生,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开创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毕生奋斗的动力源是什么?在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社出版的《邓小平文选》写的序言中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的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人们的一种什么情感?
(2)这种情感有什么作用?
(3)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去培育高尚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6-05-12 05:43: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