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慈善法》立法工作得到重大进展。
材料一:改革开放特别是近20年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较快,在取得部分成绩的同时,也涌现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体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市场准入规则不完善、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等等。不时爆出骗捐、诈捐事件,屡屡消费着社会大众的善意和信任。因此,慈善法的部分修改工作被提上历史日程。
材料二:早在2004年,民政部就曾提出起草《慈善事业促进法》;2007年,,民政部的草案完成;2013年11月,《慈善法》被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列入第一类立法项目,优先考虑,进入立法“快车道”。慈善法制定过程中,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并提交大会审议,草案立法机关组织行政主管部门、学界研究者和公益组织,反复围绕此法案酝酿讨论,多次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整个历程达十余年,可谓“十年长跑,一朝提速”。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以赞成2636票、反对131票、弃权83票,通过了慈善法的立法。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说明修改慈善法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说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如何实现科学民主立法的。
(3)有人认为既然慈善法是不断被修改的,那么真理也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对此,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说明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1-17 09:53:2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