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材料一 [互联网+立法]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网购商品个人信息被盗、线上预约挂号病情隐私被泄露、智能手机用户信息被贩卖……这些网络信息泄露的事件,您可能听说、甚至碰到过。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享受着大数据和互联网服务便利的同时,也可能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威胁。通过立法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是近两年“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2016年底的“罗一笑事件”,让网络募捐一度陷入“信任危机”。今年“两会”上,致公党中央相关提案指出,由于互联网自身的隐蔽性和虚拟性,网络募捐也存在不少隐患,个别事件因存在诈捐、骗捐嫌疑,伤害了捐助者的爱心,也严重影响了网络募捐的公信力。“网络募捐真正走上良性循环发展之路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致公党中央建议,各地结合实际,积极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启动或修订地方慈善立法工作,将网络募捐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规范。同时,研究制定网络募捐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制度,使慈善法真正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材料二 [互联网+决策新常态]
为期两天的“2017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3月31日在长沙开幕。国内外移动互联网行业大咖聚首星城,共话移动新趋势。长沙已成为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的全国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跻身全国十大“互联网+”城市。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相关产业依托大数据等技术与互联网跨界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众筹”“余额宝”“滴滴打车服务”等网络新业态的出现,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业、出租车服务行业等产生冲击。面对新形势,能否以“决策新常态”应对“网络新业态”,考验着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1)结合材料一,从民主决策角度说明立法部门应如何做到修订地方慈善立法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结合材料二,说说政府应如何以“决策新常态”应对“网络新业恣”,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