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忏悔了他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屈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还隐隐作痛。
材料二:“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中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止于至善” 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由材料一中“事过多年,卢梭想起此事,内心还感隐作痛“说明卢梭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读完上述卢梭的故事,请谈谈你对“行已有耻”的理解。
(3)结合材料二,谈谈我们若要有“止于至善”的追求,就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