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从古至今无不例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一位古代官吏知耻的形象跃然纸上。
(1)“行己有耻”是为人处世的底线,青春的我们应怎样做一个“行己有耻”的人?
材料二:在学习《品出情感的韵味》这一课时,老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情感体验的经历。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叙述。
小李说:我喜欢画画,在画画中,我的观察能力得到锻炼;我还喜欢集邮,通过集邮,我可以认识世界、丰富自己;也喜欢看科幻小说,这丰富了我的知识和想象力……
小冬说:我特别喜欢《感动中国人物》的电视节目,每一年我都会认真观看,每一次观看,我都会被那一个个情真意切的故事感动得泪流满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小明说:2017年12月13日,学校组织我们参加了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活动,这一活动培养了我们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信念。
小慧说:2018年5月10日,突发的洪水给我的家乡博白带来了灾难,我家的财产也损失惨重。就在我们伤心、无策之时,国家、集体给了我们及时的救助,帮助我们度过了难关。这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党好!祖国好!
(2)这四位同学分别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