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之心,温暖生活
①善意之心,引导着善意之举。
②漆工顺手补好海船的漏洞,贪图的并不是回报,漆工“顺手”之劳,是对船主、对生活充满善意的体现。
③当张丽莉舍身扑开学生之时,她心里想的并非个人得失,“舍身救学生”之举,只不过是她对学生、对职业善意的反应。吴斌拚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量停稳大车,也许并不知道他的举动已经超越了生命的定义。在临终的几句话,洋溢着他对乘客、对生命浓浓的善意。
④善意之心,在举手投足间温暖着生活;善意之举,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汶川大地震中,面对巨大的浩劫,不正是一丝一丝浓浓的善意从四面八方汇集起来形成战胜灾难的滔天暖流吗?“义丐”徐超,一个流浪的乞丐,蹒跚着把一把零钱捐出来时,周围的人震撼了,哭了。徐超的105元,是他的全部家当,从情感上来说,并不比加多宝的一个亿逊色!
⑤怀着善意之心的举动才是真正的“善意之举”,如果只想做着“善意之举”的样子而没有善意之心,这样的举动不算善举,反而像作恶。比如在村民门口放生大量蛇的事件,只会害了放生的蛇,威胁了村民的安全,扰乱村民的生活而已。
⑥善意之举,其实和功名利禄毫无关系。
⑦漆工并不知道他的顺手之举能救船主的孩子,张丽莉在扑向孩子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救下孩子,吴斌在救下一车乘客之时可能并不知道已无法再生活下去,徐超在捐出全部家当时可能并没考虑到自己的生存,是他们的善良,是他们浓浓的善意指引着他们在行动。
⑧在法律法规完善、政府监管到位的情况下,如果制药厂能怀着善意,那毒胶囊可以杜绝了;如果牛奶厂能怀着善意,三聚氰胺就不会再有;如果医生患者都怀着善意,医闹就可以大大减少;如果拆迁能多点善意,因拆迁上访、自焚等极端事件想必又有另外的解决办法。
⑨其实善意,并不需要我们的举动有多惊天动地,并不需要我们如英雄一般时刻献出生命。因为善意并无分量之分,如漆工一般,也许多一个微笑,多一个举手之劳,世界就为之改变了。
(选自新华网2013年11月29日)
【小题1】下列说法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漆工、张丽莉、吴斌、徐超,他们有这样的善意之举,是因为“他们浓浓的善意指引着他们在行动”。 |
B.作者认为“善意之举”是源自内心的,不贪图回报,不计较个人得失,是跟功名利禄毫无关系的。 |
C.作者认为之所以有毒胶囊、三氯氰胺、医患纠纷等的出现都只是因为他们毫无“善意之心”。 |
D.“善意之举”要怀有意在善义之心,有善义之心,与功名利禄无关。如果只想做着“善意之举”的样子而没有善意之心,这样的举动不算善举,反而像作恶。 |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门见山,直接亮出中心论点:“善意之心,引导着善意之举”,再列举身边平凡之人用“善意之心”成就的不平凡之举。 |
B.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如文章的第⑦⑧段都运用了排比,这些排比既有力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还加强了气势。 |
C.本文既有正面论证,又有反面论证,正反结合,突出了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D.第②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论证,有力论证了“善意之心,在举手投足间温暖着生活”的观点。 |
【小题3】(小题3)根据文意,结合实际举例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用善意之心去温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