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在党中央审议通过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绿色”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旨在提高公民环保

意识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中国正致力于以一场“绿色革命”实现未来发展的可持续

。
材料二:.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民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习惯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在田间就地焚烧。由此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近年来,秸秆焚烧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粗放焚烧秸秆不仅污染坏境,影响人体健康,更容易造成火灾,诱发人员伤亡等事故。每年夏秋季各地政府、环保部门都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禁烧秸秆,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是那么让人满意,禁烧成了烧尽。因此,政府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在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同时,做好禁烧工作,变废为宝,把秸秆合理利用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公民应如何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2)结材料二,根据材料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怎样才能在保护环境和社会和谐中达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