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示弱    (夏禹)
①弱,想必是谁也不愿意的,但示弱,却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哲学。《老子》中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就是说柔弱胜刚强之理。
②所谓示弱,并不是真弱,而是暂时不具备与外物争强的条件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示弱不是目的,而只是完成最终由弱变强的一个步骤。适当的选择示弱,可以获得最终的成功。
③比如刘备,他在徐州被吕布所夺之后投奔曹操,此时他一无兵二无地,除了几个部下之外,几乎一穷二白。看上去刘备已经要彻底地被曹操控制,但他却并非真弱。因为他的部下和他本人都有潜在的强大实力,但眼前就与曹操对峙,显然是不足取的,于是他选择了示弱,让曹操放松警惕,再伺机成就大业,尽管这招为曹操所知,但刘备仍然逃出曹操的控制范围。
④不难看出,正是因为刘备选择了示弱,曹操集团内部才会放松警惕,刘备也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⑤所谓“长锋易折”,平时锋芒毕露的人往往难以笑到最后,因为他们时刻将自己的实力摆到桌面上,这种过于嚣张的方式必然会引起众多对手的注意,四面树敌对自己的发展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⑥这种风头太过张狂凡事强出头而最终夭折的例子太多。即如当年能受胯下之辱的淮阴侯,打了几个胜仗后即言“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而“臣多多益善耳”,有了昏头的端倪,定齐国后竟出头伸手要“代理王”,这便种下了灭门的祸根。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目中无人,张狂至极,落得个垓下被围后乌江自刎的悲惨结局。死前仰天长叹“天亡我”,至死不能醒悟:亡羽者羽也。
⑦而示弱者则不然。因为示弱者往往更加低调,把自己伪装到无人关注的程度,而这无人关注往往能够最终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时间、空间,最终完成由弱变强,甚至获得最后成功的结局。
⑧当然,示弱并不是一味地退让,更不是懦弱、胆小怕事,这些都只是内心虚弱的表现,而示弱之人却并非真弱,否则,也不必再“示”。
⑨在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的挑战,也会有许许多多的竞争。在这些竞争与挑战中,我们没有必要事事出头,锋芒毕露,而是要学会示弱,适当地选择应对策略,张弛有度,收放结合,把握好示弱与示强的度,才能在竞争与挑战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⑩示弱,关键在于“示”字,因为“示”字告诉我们,示弱不是为了示弱,而只是前进道路上所选择的策略,选择能够以示弱克显刚的时机。
【小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小题2】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小题3】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在第③段举例之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出第⑥段的事例?
【小题5】第⑧段可不可删去?为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7 12:43: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