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旧时中国所谓书香门第,往往代表着一个家族的清白与高贵。跟书香相对的是铜臭,生意场中,这股味道最浓。似乎书香常伴书生,铜臭不离市侩。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但在一般人意念里,书总是香的,而铜则不免于臭。自然,这是过时了的旧观念。而今教育发达,社会以工商为重。工商业社会里,第一流头脑往往是生意中人,商优则仕,已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玩钱的人也在读书,读书的人也在玩钱,纯粹的书生和纯粹的市侩,已在逐渐减少。从前,读书是书生的专业,现在读书是一种共同的需要,就像衣食住行一样。从前,玩钱的生意人不必读书,现在,生意做得越大,越需要有新知识新见解。从前,宰相须用读书人,现在任何企业组织中,也必须起用读书人,否则,无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商战。越是庞大的现代企业,越是少不了一个"参谋总部",延揽学有专长的读书人,为它负起参谋作业的任务。
本来,书也不一定香,铜也不一定臭,是香是臭,全在人为。[甲]学富五车而无行,无行而至于不忠不孝,且足以遗臭万年,岂止铜之臭而已矣。经商而至富,富而乐善好施,铜亦香施万里矣。老辈读书人,多半轻视生意人,现代读书人,当不至有此顽固想法。[乙]学优而商,富国裕民,岂不比咄咄书空高明多了?事实上,书虽香,应不以自我陶醉为满足,[丙]自命一身书香的人,纵然做不到流芳万世,至少也要及时做一点流芳的事情。[丁]在家庭,在社会,在朋友之间,流一份芳香气息,不胜于留下那种恶劣印象和坏影响吗?每个人都有他的影响,读书人更当重视自己的影响,这种影响如同植物的花粉或种子,散布于空气中,飘荡于旷野里,它将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成一株粗壮的树开出一簇美丽的花,谁也料不定。但那个可能性却很大!留下坏影响,书香亦将变成书臭;留下好影响,铜臭亦可化作铜香。运用之妙,不但存乎一心,亦可看出各人志趣的高下。
【小题1】作者说:"书生之中,虽不乏逐臭之夫,生意人里,也有的是仗义之辈",其中"逐臭"指的是 ?"仗义"指的是 ?
【小题2】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书香与铜臭不再有严整的界限",其表现是
【小题3】"学问为济世之本"放在第二自然段最恰当的一处是(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4】本文对"书香"、"铜臭"的旧观念提出新的看法,认为"香"与"臭"可以转化。请说出这两者在什么情况下会相互转化。
【小题5】你赞同本文的观点吗?请举例并说明你自己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1 08:0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